领袖访谈:舒策城温州故事
来源:观点地产网 发布时间:2016-08-09 11:19:35 作者: 字体:

  10月的午后,在蠡湖之畔的湖滨饭店,舒策城与我们交流。40多年光景浓缩成了两个多小时的长谈,舒策城与五洲国际的故事也跃然于前。

  时光荏苒,白驹过隙。如今这位西装革履温州男子的气质,已很难与早年木匠学徒经历关联。和大多数温州商人白手起家的传奇相同,舒策城也拥有一个原初的起点。

  温商,作为与徽商、晋商、粤商、申商齐名的地方性商人团体,虽然有着久远的经商历史及商业氛围,但其真正崛起却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在这个群体之中,不难洞察出这样一个共性——他们几乎不曾凭恃殷实的家底,绝大多数是靠着勤奋与拼搏,一步步从弱势、贫穷走向成功与富有。

  有人曾这样评述:他们不是“富人”,而是“富有活力的人”。

  在市场经济的“搅动”下,20世纪80年代的温州处处跃动着创富的因子,天生的商业禀赋,也成就了一段段温州财富故事。

  “木匠”的发家史

  1969年,作为长子的舒策城出生在温州泰顺一个普通家庭。虽然素有“中国原生态木材之乡”的美誉,但当时的泰顺还是穷乡僻壤,和绝大多数同龄人一样,家境贫穷让舒策城在16岁的时候不得不放弃学业,当起了木匠学徒。

  不到两年时间,舒策城便凭借自己的努力,完成了从木匠学徒到木匠师傅的蜕变。然而,日复一日的木匠生活并未持续太久,不甘于现状的舒策城渐渐萌生了创业的念头。

  1988年,年仅19岁的舒策城筹得少量资金,在泰顺创办了一个小型木制玩具加工厂。

  掘得第一桶金后,舒策城又在1990年2月开办了浙江温州华兴玩具厂,生意也从“做木头玩具”转为“卖木头玩具”,业务触角就此遍及全国及海外。

  伴随着财富的积累及温州人“走出去”的天性,不愿依靠玩具厂偏居一隅的舒策城又去到江苏创业。

  25岁的舒策城在当年4月成立了南京科迪陶瓷有限公司,并出任总经理一职;次年5月,舒策城又转战上海,成为上海嘉定汽配科技城副董事长。

  在上海滩闯荡多年后,舒策城终在2004年开始涉足房地产,在香港及无锡设立五洲国际双总部,并开始筹划首个大型项目——无锡五洲国际工业博览城。

  经历多年的成长与积淀后,舒策城一手创立的五洲国际也终于走上了赴港上市之路,并成功于2013年6月13日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江苏省首家商业地产在港上市企业。

  谈及过往时,舒策城显得坦荡而又真诚。其透露,最初创业之时,公司仅有三四个人,最高学历的就是一高中生,他若不在,会议便开不了,因为没人做纪要。

  “当时的教育条件不好,家庭又很穷,要赚钱,所以不管学历不学历,能有点钱过好日子就不错了。我们刚开始的目标就是出去一年能赚点钱,够买一条领带回来就好了。”舒策城直言。

  “打工仔”的第二生命

  简单目标之下实现了一份羡煞旁人的成就,而“木匠”的事业还在继续。坐在五洲国际董事长位置上的舒策城,依旧步履匆匆,其亦打趣地称自己是公司的“第一号打工仔”。

  “为什么企业家这么投入?因为企业就是企业家的第二生命,不认真对待、不投入就做不好。”舒策城如是说。

  投入也终将获得回报。据了解,截至今年10月,五洲国际的业务已遍布华东、华北、东北、西南、华中和中原地区的23个城市,累计开发项目36个,总建筑面积超1000万平方米,成为中国最大的商贸物流产业园开发运营商之一。

  作为“第二生命”的掌舵者,舒策城秉承着温州人身上惯有的传统,他也将此根植于五洲国际。据其介绍,五洲国际的企业文化是三角文化,而三角文化的背后实则是温州人包容的天性。

  “五洲国际投资方面大部分都用浙江人,因为浙江人的投资敏感度是很强的。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就靠投资发展起来,没有投资就没有今天;管理方面,上海、江苏人是不错的,管理上相对要规范一点;营销策划则是用深圳的,深圳改革开放早,能接受新生事物……”舒策城娓娓道来。

  “五洲国际的文化相对来说多元化一点,我一直认为文化单一不是好事。因此,我对员工的要求就两点,第一,违法的事情不能做,第二,不讲道德的事情不能做。”

  此外,包容的心态也塑造了舒策城独特的视角,在他看来,中国最好的企业是“土洋结合”的企业,因为“土”的东西执行力很强,“洋”的东西做得很规范。

  聊及五洲国际的用人标准时,舒策城则言简意赅:“首先,思想端正!”

  继而,他补充到,五洲国际用人标准主要有两个,一是价值观,二是要非常投入。为此,他也时常向员工强调,在商业地产一行,尽力而为是不够的,一定要全力以赴。

  要跟别人不一样

  一向以来,温商善于从没有市场之处找寻市场,并且能够在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夹缝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从而杀出一条生路。

  从玩具厂、商贸到时下正在“抢滩”的商贸物流,舒策城“第二生命”的全幅图景也已初现轮廓。

  舒策城指出,未来五洲国际的战略目标是致力于成为领先的商贸物流平台开发和运营商;同时在立足现有优势商户和专业市场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的商贸物流产业,并做到电商与实体相结合,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

  在商业地产过剩、电商群雄争霸的情势下,从商贸平台逐步向物流平台延伸,不难看出舒策城敏锐的商业嗅觉。

  舒策城认为,商贸、物流本身就是一种生态,物流离不开商贸,没有商贸就没有物流的需求,有了商贸以后必然有物流的需求,但中国的物流需求还是很粗犷的,而五洲国际此前之所以未尝试,主要是因为资金有限。

  不过,随着普洛斯和平安不动产的入局,问题或许简单了很多。据了解,今年6月,普洛斯与五洲国际就广泛合作订约,其中包括开发及经营商业物流园,三个月之后,平安不动产亦加入。无疑,“铁三角”关系的建立,将助力五洲国际在商贸物流领域的延伸。

  虽然打造商贸平台是五洲国际的主业,但舒策城并不认同“开发商”的身份。

  “真正来说,五洲国际是商业地产运营商。自公司成立以来我们就跟别人不一样,很多企业在这一行没做好,他们都很重开发,不重管理,后来我就定了一个‘二三五’理论:开发建设占工作量的20%、30%是招商、50%是经营。”

  舒策城将五洲国际在商业地产领域的成功归结于过往的商贸基因,在其中摸爬滚打多年后,也让他对中国商业地产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有更精准的把握。

  “我担心中国的商业地产如果出了问题,会比住宅地产更严重。未来如果所有的土地规定不允许分割销售,就没得做了。”

  在舒策城看来,中国商业地产现状就等同于生孩子的人多,养孩子的人少。言谈间,不免流露出些许的愤懑,他也强调“不管花多少代价,五洲国际都要把运营做好”。

  在温州民间,流传着“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俚语,而温州人的性格里,似乎也总有一种输得起的精神。不管是眼下的商贸物流,还是未来要涉足的食品进口,舒策城的话语都异常笃定。

  或也正如他所言:“我对事物都抱有阳光、乐观的态度,心里也有全面、谨慎的分析,把风险守住,才不会倒下。”

【打印本页】
分享到: 
互动平台

INTERACTIVE PLATFORM

COPYRIGHTS © 2016 温州市工商联、温州日报报业集团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说明
建议使用 1280*768 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技术支持:温州网